北京国际摄影周自2013年起,已经持续举办十年,摄影周组委会一直紧跟新时代的步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组织摄影展览,开展学术交流,打造摄影文化品牌。
这十年里,有不少摄影人亲身参与了摄影周的相关展览,也见证了摄影周的发展,期间也有着诸多难忘的经历与故事。摄影周微信平台本期推出杨书娟与北京国际摄影周的故事。
杨书娟
策展人,北京中艺文旅创始人、中艺网校校长。中国民营摄影教育事业的拓荒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北京市摄影行业协会理事,全国第十次文代会代表。
Q
杨校长,作为北京国际摄影周论坛版块的承办单位,中艺影像是何时与摄影周开始合作的?
杨书娟: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中艺影像一直与北京国际摄影周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2015年,中艺成为北京国际摄影周论坛的独家合作伙伴,前期叫北京国际摄影周摄影大讲堂,后期更名为叫影像北京论坛。
2020“影像·北京论坛”海报。
Q
作为论坛的承办负责人,请讲述一下在组织这些论坛中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和故事?
杨书娟:记得2014年、2015年的时候,中艺是作为论坛参与方来参加活动的,之后才成为论坛的独家承办单位。其实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当时论坛基本集中到十几天之中,密度非常大,既要保证论坛的质量,也要保证传播的效果。于是我立刻到深圳与腾讯总部进行联系沟通,得到了腾讯方面的支持,除去线下外,线上以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宣传,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北京国际摄影周2015”摄影讲堂现场。
2015年首次尝试线下+线上直播形式后,一直到2022 年,影像北京论坛就一直沿用着互联网直播的方式进行摄影文化的传播。当然,这样的方式既传播了北京国际摄影周作为一个展览平台和一个学术平台的传播力,同时对于中艺来讲也是非常受益。同时,作为一个教育机构,把这些平台和资源汇集,通过我们传播辐射给广大的摄影爱好者,让更多的人去受益,这对整个摄影界都是非常有建设性的一件事情。
Q
简单总结一下这些年影像北京论坛的成果吧,有哪些代表性的论坛活动?
杨书娟:这些年来,影像北京论坛每年都会邀请相关的摄影评论家、策展人、摄影创作者,还有其它行业的一些专家学者,与大家分享与主题展览、或影像相关的内容知识。这十年期间,北京国际摄影周总计组织了249场论坛,有近500位专家、学者参与论坛。
2018首场“名家月月谈”海报。
2017年开始,北京国际摄影周举办了“名家月月谈”,旨在让摄影周的文化传播永不递减。在2017至2019年,我们承办了三年的“名家月月谈”,每月邀请一位摄影名家进行创作经历或者摄影理念的分享,一共邀请了26位摄影专家学者,这让非常多的摄影人受益颇丰。之后,邮电出版社将讲座的内容汇总出版了《中国摄影大家谈》书籍。
2020年疫情期间,我们又把这20多位专家学者的视频整理成为“中国摄影名家公益大讲堂”,在整个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全国各地众多影友再一次聆听了名家月月谈内容,深受影友喜受与好评。
《总把江山入画图》世界遗产影项学之皇家园林项目成果展现场图。
除影像北京论坛外,北京国际摄影周也一直致力于影像的创新实验。2018年开始,中艺影像承办了由梅生老师作为学术带头人的北京国际摄影周——世界遗产影像学摄影文化实验室项目。2019年,又开启了林铭述老师为学术带头人的北京国际摄影周——音乐影像学摄影文化实验室项目。尤其是梅生老师的世界遗产影像学实验室,我们在第一期同学毕业的时候也集结了成果,由邮电出版社出版了《皇园撷影》,这也是非常畅销的一本书籍,也是我们实验项目的一个成果。
2021年,“世界城市文化地标——建筑艺术摄影专题展”开幕现场图片。
在2021年的时候,我们承办了北京国际摄影周的“世界城市文化地标——建筑艺术摄影专题展”。在这一个专题摄影板块,我们集结了全中国非常优秀的建筑摄影的专家,征集了非常多的优秀的建筑摄影作品在进行展览。应该说今年的作品和去年的作品都有一个非常快速的一个提升,对建筑摄影这个板块本身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2021年,“世界城市文化地标——建筑艺术摄影专题展”展览图片。
Q
我们了解到了在这十年里您和中艺参与到了北京国际摄影周活动当中,那么请您说说在活动中您收获了哪些感触以及有什么想对摄影周说的话?
杨书娟:特别感谢北京国际摄影周给予中艺这样的一个平台,让我们在高标准高平台和高资源的一个氛围下也不断的在高要求提高自己,能够和这个平台去匹配,陪伴北京国际摄影周成长十年之路,这对中艺来讲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情。
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结识了非常多优秀的摄影家、评论家、专家学者,这样也在教学上不断提升我们自身的水平。那同时北京国际摄影周也是一个不设限的一个通道,不断的让我们在这条路上去奔跑,每一年都期待比前一年要做的更好,每一年都希望能够在这个板块里边做出更好的一个成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