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由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摄影专业委员会、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北京博物馆学会、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保护中心共同主办的《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展。
同期,“影像·北京论坛”邀请了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原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摄影专业委员会会长祁庆国,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吴健,北大校友摄影俱乐部会长刘学红三位嘉宾分别围绕文物摄影的艺术创作、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成果应用、如何深度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等主题进行分享。
本期起,北京国际摄影周微信平台陆续分享三位嘉宾的主题演讲,以飨读者。
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原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摄影专业委员会会长祁庆国主题演讲。
文物摄影的净、静与境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大众纷纷受文物魅力的感染,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文物摄影,包括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
我国藏宝、赏宝的传统悠久,影响力大,电视台都争先推出鉴宝类节目。可是,藏宝、赏宝,固然可以怡情,但很难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这已经被中外历史事实所证明,而科学的知识体系对于现代化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摄影是外来的、推进文明发展的奇妙工具,以摄影关注、聚焦于中国的历史文物,追求的是收获知识、提升审美。在观赏和拍摄文物过程中,深切感受文物制造的智慧、装饰的精巧和岁月的痕迹,是无比美妙、无可替代的事情。
北朝石刻观音像
这个拍摄角度,回避了雕像面部的瑕疵;以较高的、略略柔化的前侧光线作为主光,侧后用大幅面反光板稍稍补亮暗部,获得了这幅恬静、优雅、超脱的观音照片。
从大学考古专业学习摄影,到从事文物摄影四十余年,感受很多。
每当有朋友向我咨询文物摄影的事,我总是强调:文物摄影首先不是一个技术性工作。有个现象可以证明,近年来尽管专业化的数字摄影设备在文博单位基本普及了,设备条件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好太多了,可是文物摄影的普遍水平并未随设备的提升而提升,甚至还略有下降。
可见,面对作为文化遗产的一件件文物,要静心感受、潜心学习、倾心表达,这样才能做好文物摄影。
敕建古刹大殿佛像
利用现场光拍摄,8*10英寸黑白胶片,长时间曝光。如果对光线把握到位的话,利用现场光线也可以拍出很好效果的照片。
摄影不是绝对客观的记录,如何以摄影表现文物,取决于拍摄者。如果文物知识缺乏,可能连文物如何摆放都不知道;在文物画册照片或展厅陈列中摆错的例子并不少见,不能以道听途说、网上戏说为依据。否则,即使是在展厅拍摄展柜里的文物,虽没有摆放和布光问题,也一定抓不住表现的重点。
北朝舞蹈俑
以较侧的拍摄角度,侧逆的光线,突出婀娜的姿态和面部神态。
文物的相关知识,对于文博单位之外的朋友来说,无非是历史、文物常识以及美术知识。关于文物本体,造型(器型)、纹饰和肌理(质地、质感)的知识,最好多了解一些,比如器型(造型)上、工艺上不同时代或地域的特征等。
器型上细小的改变,器身上微妙的起伏,可能体现了时代或地域特征。对此有所了解之后,就可以比较准确地选择拍摄角度,同时,为恰当布光提供了依据。
持盾武士俑
主光接近处于正上方,强化凝眉瞪目、粗壮威猛的形象。
用光对摄影来说当然很重要,对于文物摄影来说,就是神韵之所在。其基本原理很简单,从光线方面来说,一是光线的投射方向,二是光线的性质,即光线是硬、窄一些,还是柔、广一些;从被摄物方面来说,五种对光线的反射现象或规律,即镜面反射、漫反射、透射、吸收和折射。
利用一定的光线的方向和性质,营造出恰当的被摄物对光线反射的效果,就成功了。大空间(照片整体)的明暗过渡、对比,塑造器物的立体感;小空间(器物局部)的明暗过渡、对比,表现纹饰和质感;在平面照片上营造纵向空间,实在是令人着迷的艺术实践,特别是还要表现出文化韵味。
当然,这需要一定时间的磨练,才能驾轻就熟、直抒心意。文物摄影,最好的用光是看不到光线,文物立体感、质感(肌理)和韵味很好,没有刻意的“斧凿”痕迹。
封泥
以正侧向单灯,使细弱、稍凸起的文字十分清晰。
玉戈
以镜面反射、漫反射和细微的明暗对比,表现器物表面雕刻和质感。
以纯净、淡雅的画面,表现深厚、沧桑的文物,这本身就是强烈的对比和衬托,使观看者被文物本身所吸引所打动,从真切感受文物到敬畏文化遗产,摆脱喧嚣,内心归于沉静,进而自豪于此,自觉提升自身言行的境界。
总之,文物摄影是:基于学术,运用技术,达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