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正文

对话杨元惺:农遗承载着农耕文明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2023-10-26
https://flv1.gmw.cn/gma/20231026/20231026090703230_7761.mp4

  10月21日-29日,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本届摄影周组织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展览、论坛等活动,持续打造影像文化高地,进一步增进了国际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其中,位于中华世纪坛负一层数字艺术展厅的“生生不息——全球农遗·中国稻作文化影像展”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让不少观众驻足。

  在展览现场,我们采访了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杨元惺。

  杨元惺

  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组委会执行主席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

  杨主席,请结合您的成长经历,谈谈您是如何用镜头记录农业、农村生活的?

  杨元惺:谈到农业遗产影像,或者说用镜头记录农民、农村、农业,我的感触很深。我成长在一个农业学者的家庭,我的父亲是从湖北农村走出来的农业科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农学研究与农业行政管理。我的摄影之路也受到他的影响,这些年我用镜头持续记录着美丽中国,也包括多彩的农业景观。

  今年北京国际摄影周的主题确定为“影像:乡村·共生”,请谈谈这个主题的意义。

  杨元惺:北京国际摄影周除了举办各种题材的展览外,还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组织各类主题性摄影展览活动。 第一,我们有十几个摄影基地在旅游景区,会配合这些地区组织展览活动。第二,像冬奥会,我们做了“平凡的伟大——镜头书写双奥遗产文化影像主题展”、“魅力冰雪——北京2022冬奥文化影像主题展”。 第三世界文化遗产是今年摄影周的展览主题板块,我们组织了“生生不息——全球农遗·中国稻作文化影像展”。除此外,建筑、农作物、文化、教育等方面,我们都在挖掘并配合展览。我们选择这些内容,一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二是为了普及科普知识,三是为了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本届北京国际摄影周主题确定为“影像:乡村·共生”,关注农业发展,也就是关注我们的饭碗。以“影像:乡村·共生”为主题,也是为了深化探索影像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对中国乡村图景予以梳理研究和展示传播,以影像为手段探讨人类文明演绎和发展下的共生关系。

  作为本届摄影周九大主题板块之一的“世界遗产主题板块”,为何将主题聚焦于中国稻作文化?

  杨元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古国、农业大国来说,农业遗产类型丰富,南北东西,景观差异巨大。那些重要的农业遗产,承载着农耕文明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这其中,稻作农业处于中心位置,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稻作农业起源地,而水稻也是中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

  截至目前,在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中,中国有19项,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在这19个项目里,有8个都与稻作农业相关,占比最高,这很了不起,也很能说明问题。

  “生生不息——全球农遗·中国稻作文化影像展”有哪些亮点?

  杨元惺:“生生不息——全球农遗·中国稻作文化影像展”集中呈现了稻作农业遗产的景观面貌。从稻作农业源流到水稻作物与养殖动物的共生模式,从稻作梯田到垛田的不同景观形态,从汉族到少数民族的稻作业态,每一处稻作农业遗产背后都是一个时空交叠、劳作协同的系统,应地而异,应时而变,这些瞬间都定格在我们的影像里。在稻田里,看见生生不息,读懂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正是我们这次展览的立意。

  杨元惺主席与来自云南的两位农民摄影人合影。

  一直以来,北京国际摄影周始终致力于以影像链接不同领域、不同文明,用镜头语言讲述持续变化的世界和我们。很高兴看到这次展览,有这么多来自不同领域的朋友相聚中华世纪坛,持续扩大摄影周的朋友圈。

  期待大家都能在这场农业景观的盛宴里有所收获,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收获新的感悟,留存新的美好。

  作品欣赏

  《稻田抓蟹》 许勇 摄

  《中国田鱼村的精彩蝶变》 汤洪文 摄

  《人和稻鱼和谐而又自然 》王攀 摄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留小珠 摄

  《立体种养 稻鸭共生》 周琤 摄

  《占里秋收》 张琪 摄

  《元阳梯田插秧季》 武小川 摄

  《牧归》 倪伟 摄

  《田间劳作》 王宇 摄

  《龙脊稻香》 蒋毅 摄

  《天上人家》 王竑力 摄

  活动日期

  2023.10.21-10.29

  预约信息

  展览参观请预约成功后,携带身份证件进场

  扫码进入“中华世纪坛参观预约”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