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摄影周学术总监、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李树峰采访视频
近日,由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组委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北京国际艺苑摄影基金会主办,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的“影像:乡村·共生——中国的乡村转型与影像艺术实践”学术主题论坛在中华世纪坛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论坛围绕学术主题“影像:乡村·共生”,特邀北京国际摄影周学术总监、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李树峰,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焦兴涛,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副院长、教授潘家恩,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常务理事刘智宁,著名摄影家李伟,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北京摄影函授学院院长张希红六位嘉宾,分别围绕转型中的乡村,羊磴抖音合作社,转型时代乡村的价值与可能,摄影推动艺术乡建的浙江实践及其思考,内蒙古草原影像看游牧文化变迁,大众摄影聚焦新农村六个议题展开深度阐述。
学术论坛现场
主持人
杨梦娇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杂志编辑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
在摄影术诞生以来的近200年间,“乡村”与“影像”,既是并肩而行的同路人,又是错身而过的殊途者。
以影像的历史为度量,乡村是其中隽永不灭的母题:世所公认的第一张照片,就框定了1826年法国乡村勒格拉斯的一瞬而成为永恒;及至摄影术传入中国,外国摄影师怀揣东方学式的想象,将中国的乡村风物摆置于远东景观的图式之中;而当中国人获得以“摄影之眼”观照自身的权力,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便在其中勃然生发,乡村必然而又应然地成为一代代摄影人吟诵的重音——与革命交响,与乡愁唱和;在影像成为行动的今天,乡村亦不止于被动的记录对象,而与影像共同成为行动的动机、目标和结果。
而在以狭义“现代性”为时代表征的叙事中,“乡村”和“影像”却成了背道而驰的旅行者:乡村文明曾站在现代文明的对立面,是城市化进程、现代性主体实现过程中的失落者;摄影则诞生于现代技术的摇篮之中,作为“新时代”的代言人,挑战“旧时代”的艺术与美学,同时完美嵌套进现代社会的“生产-消费”连续结构中。
论坛嘉宾
转型中的乡村
从戴安娜的乡村创作讲起
李树峰
北京国际摄影周学术总监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
美国艺术家、文化学者、翻译、编辑、贫困生资助者……
在李树峰的讲述中,戴安娜·金斯伯瑞是一位拥有多重身份、热爱中国、深入乡土生活的外国人。
戴安娜通过资助中国贫困生与学生的家乡河北省张北县海流图乡牛家滩村结缘。从2007年开始,戴安娜成为了牛家滩的常客,同时也成为了这个村庄的记录者。
“从2007年开始,到2018年底,她每年都要去牛家滩,在那里过春节和中秋节。
她住在村党支部王书记家里,并与王书记的夫人成为好朋友。
她与全村的人相识相熟,大家把她看成村里人。
她参与农业劳动,一起下地干活,一起吃饭、娱乐,住着一样的房子。
她曾经带着自己80岁的母亲去牛家滩过春节。三九天的时候,坝上地区零下25摄氏度,她们过得很高兴……”
李树峰用最平实的语言叙述着戴安娜与牛家滩之间的情感牵绊。戴安娜用雕塑的方式,为牛家滩村民塑造手的形象,尽量保持住每个人的手的原模原样。李树峰是这样评价它们的:“这是对中国农民的手的最隆重的礼赞。”
戴安娜雕像作品
戴安娜热爱着这片土地,当她得知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牛家滩要被拆除时,远在国外的她委托李树峰用影像记录下村庄的拆除过程。
牛家滩拆迁场景
牛家滩的变革经历,是现代乡村转型的缩影。牛家滩的影像也引导着我们将视线聚焦到乡村、使我们看到它的变迁、更引发我们关于乡村摄影的思考。
“我深切的感受到一个真正的城乡融合的时代来到了,一个跟过去中国的乡村完全不同的时代来到了。
这样的一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贡献,而且是不会倒退的,它会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不断的前行,这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切领会到的变化,作为摄影人,我们更应该深切的领会中国的这个变化,并且从这种变化出发,给我们自己安排任务,(思考)我们自己应该做什么?”
认识乡村、走近乡村、记录乡村、解读乡村。影像与乡村绝不是两个毫不相关的话题。
正如最后李树峰所讲的那样,乡村对于每一个创作者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乡村在这个时代,它应该是一条路,我们寻找自己精神家园的路;
它应该是一个容器,融汇各种思想资源的容器;
它还应该是一片天,能够将自然和我们人类生活联系起来的一片天;
它还应该是一口井,是关于我们自己历史和文化深不可测的、我们的文化基因可被挖掘的井。”
羊磴抖音合作社
焦兴涛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羊磴抖音合作社”发起人
焦兴涛在分享过程中为大家介绍了他与羊磴村村民共同组成的一个特殊组织——羊磴抖音合作社。
组织中有会长、有秘书长、有理事也有顾问,成员们是村民、是修车师傅也可以是加油站老板……
“所以实际上它是一个乡村艺术兴趣小组,就是持续了10年和他们一块进行各种在地的艺术项目的实践。”
在羊磴村,村民们喜欢发抖音,喜欢记录生活,但原因各不相同。
这里有被拖欠款项的修车店老板,他身形有些单薄,在短视频中穿着孙行者的服饰跑跳、翻跟头,他说,他的梦想是成为不被欺负的孙悟空,拍了抖音年底找人家要钱更有底气。
“羊磴抖音合作社”成员作品
有因事故失去一条腿的村委员,在重新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中,他以拍摄为自己制作有趣假肢的视频来完成对自己身体的重新接纳。
“羊磴抖音合作社”成员作品
焦兴涛正是看到这些努力生活的人们,萌生了成立一个抖音合作社的想法,他提到:
“这不是艺术采风、不是体验生活、不是乡村建设、不是文化公益、不是艺术下乡,而是一个有方向、无目标的合作社。”
最后,焦兴涛也抛出了两个很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一、真实是什么?
“当我们的网络大v们在营造了一个充满梦幻感的乡土中国的时候,它们是融合了很多私家田园的中产阶级的乌托邦的梦想,而真实的乡村里面的这种残酷和热烈以及直接,我觉得是我们很难去看见的,那么我在想,到底哪一个是我们希望看见的或者呈现的真实?”
二、艺术是什么?
“在明末的时候,在推崇唐宋的古文的时候,水浒传等出现了,它们可能是当时的地摊文学,但是我们今天回望,如果(选择)能代表这个时代的真正的主流文学,可能是我们看到的水浒传这些作品。它们告诉我们什么是自发的生活意识和自我的形状。”
在焦兴涛给出的答案中,我们看得到他对于乡村影像本身的认可。
羊磴抖音合作社是真实的、是艺术的、是鲜活的。在被他人记录与进行自我展示之间,无数合作社的村民们选择了后者,这一次,他们不再是纪实作品中的不知名路人、不再是他者镜头下的被聚焦对象,而是他们自己。
摄影推动艺术乡建的浙江实践与思考
刘智宁
浙江省文化馆专职摄影干部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常务理事
影像·带来乡村蝶变;影像·促进乡村致富。
刘智宁在列举案例时将这两点作为标题,为大家展示了影像为乡村带来的变化。
案例一:遂昌南尖岩
“我去过500次
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泥巴路:上不了汽车、骑摩托车,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村头村尾可以听到鸡叫;
一个陌生人来全村人知道;
现在来了白人黑人都不稀奇了。”
短短几句话,写出了南尖岩的巨变。
“南尖岩是摄影人拍摄出来的景区。”
影像将南尖岩的风景带到远方,也为南尖岩带来了变革。
“变的是村容村貌:村民收入显著增长,有钱了,富裕了,视野开阔了;不变的是生态与民风。”
曾经的南尖岩影像
如今的南尖岩影像
案例二:兰溪市游埠镇
这里是浙中千年古镇。游埠是摄影大师郎静山的家乡,镇上随处可见以摄影为主题的雕塑、客栈,还有郎静山纪念馆、中国宝丽来古董相机博物馆、永济影像馆等。
古街上,黄包车、卖报、道情、说书等文化元素随处可见,戏曲对唱、婺剧斗台、李渔模仿秀、水上婚礼、旗袍展示等更是给摄影爱好者们提供了丰富的拍摄素材。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
这段话不仅是口号,更是行动。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丰富的艺术资源加上浙江省建设精神共富的决心。在多方促进下,摄影活动在浙江拉开序幕。
浙江全民手机摄影周
在刘智宁的讲述中,我们感受到了影像的力量。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影像正在推动着乡村发生变革,这种变革又是无声的、自然的、在保存乡村风貌的同时为广大乡村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从“净是土”到“是净土”
转型时代乡村的价值与可能
潘家恩
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潘家恩在讲述期间提到了两部很火的影视作品:《去有风的地方》和《向往的生活》。
以这两部作品为代表的“净土生活”成为了无数城市人所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耐人深思的问题。
“在曾经,我们所看到的大家现在最向往的日出云海等等,难道就没有吗?”
有的,只是我们从未关注过。
在潘家恩和村民们交谈的过程中,一位村民的言语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今天用照片用各种发方法把它弄的很美,人们说它是净土,在我看来净是土!”
从“净是土”到“是净土”,乡村的地位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净土承载了城市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期盼,更推动着乡村的发展。
乡村风景+城市人文,也未尝不是一种变革方式,村中出现了书吧、咖啡馆、博物馆、公益艺术教育中心等场所。
“引来高人、引进新人、引回亲人”成为了浙江乡村建设的新目标。在乡村美景向外传播的过程中,影像吸引着无数城市人来到乡村,观察它、打造它。净土的建立,也将新农村的理念转化为实践,也正是在多方努力下,中国乡村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内蒙古草原影像看游牧文化变迁
李伟
摄影家、纪录片导演
李伟在讲座中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摄影作品与创作经历。
关于缘起
“我出⽣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成年后到北京工作⽣活。因为对家乡的情感,从2008年开始,我持续十多年深入内蒙古草原腹地,游走在远离城市的各个乡村拍摄。”
关于文化
“草原游牧文化,是世代生活在草原地区的人民创造出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习俗。在中国当下现代生活中,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时刻都发生着冲突与融合。”
关于拍摄
“我拍摄的这些内蒙古彩色照片有人物肖像,有牛羊牲畜,有生活器物,也有草原景观,整体的照片风格静谧⽽肃穆,⼒求从一个安静的旁观者角度,对镜头前的一切进⾏真实客观的记录。”
骑摩托的一家人 西乌旗 2008
盛装的妇女们 东乌旗 2008
草垛和马 东乌旗 2009
羊群 阿巴尔虎旗 2011
李伟用影像记录着家乡,记录家乡的风土人情,也记录着家乡的文化变迁。
在李伟的镜头下,蒙古族的“五畜”变少了,现在主要饲养绵羊和牛;年轻人穿蒙古袍的时间变少了,日常服装变成了牛仔裤和T恤;游牧的蒙古包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固定的砖瓦房……
影像正在无言的记录着乡村的变迁、文化的变迁。在镜头的定格中,乡村成为了人们的视觉中心,影像,也引导着人们关注到我们未曾关注的地方,更为我们保留下一份珍贵的记忆。
大众摄影聚焦新农村
张希红
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秘书长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院长
“大众传播时代,影像成为价值传达、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影像开始承担传播乡村建设的社会责任。以乡村历史与发展现实为题材的影像作品,开始聚焦乡村,用影像书写乡村变迁中的时代记忆和乡愁”
张希红分享了几组作品,关于乡村,关于乡愁。
“来自山东的摄影师刘磊从2005年开始,以近乎影像田野调查的方式,拍摄了自己从小生长、至今仍有家人居住的潘庄村。
潘庄村隶属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是桃园镇42个村落之一,村民人口1200人左右,地处平原,距离肥城县城20多公里路程,是一座鲁西南大地上最平常不过的村落。参与式的拍摄和观察,让刘磊的作品以细腻笔触呈现了城市化潮流之下,一个北方村庄的错综复杂的现实图景。
《潘庄村》组图
刘磊的《回家》通过寻访和拍摄生活在全国各地,有不同人生经历的潘庄村“游子”,并把他们的肖像照片带回他们的老家潘庄村,送到他们的亲人身边,完成了特殊的“回家”。
《回家》组图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很多乡镇、村庄正逐渐消失,人们对故乡的怀念,还有其所承载的乡音、乡俗、乡情、乡愁,将无处安放。随着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今天,用影像留住乡愁,将成为一种重要的表达形式。”
“詹黎黎作品《我的码头》
2019年11月1日,四川宜宾喜捷镇码头,赶场的人们坐着渡船来来往往......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快速发生变化,架桥铺路预示
着很多码头渡口在未来几十年里将会逐渐消失。这幅组照倾注了作者对故乡泸州已经消失的众多老渡口的深切怀念之情,画面中的场景亦如当年的模样......”
《我的码头》组图
此外还有《玛纳斯》、《一枚勋章 一生荣耀》、《草原新颜》等多组作品。
好的作品会说话
我们在记录中怀念也在记录中释然
怀念我们无法回去的旧时光
也积极拥抱有着无限可能的未来
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