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正文

聚焦农遗展,专家纵论中国稻作文化

2023-11-01

        作者:曹惺璧

  10月21日至29日举办的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以其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展览、论坛等活动,持续打造影像文化高地,进一步增进了国际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从而广受社会各界好评。其中,《生生不息——“全球农遗·中国稻作文化影像展”》成为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众多展览中的亮点展览之一。

  该展览重点围绕目前我国已纳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9处稻作农遗地组织作品,用影像艺术语言展现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生态、经济发展等内容,以促进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传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在展览现场,围绕展览的特点、展览对遗产地经济发展的意义、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国家农遗合作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农业起源考古对于证实万年中国的意义等话题,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杨元惺、北京国际摄影周艺术总监、策展人赵迎新、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主任委员闵庆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北京市海淀区京西稻文化研究会会长杜振东、云南著名摄影家耿云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杨元惺(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

  以影像为手段探讨人类文明演绎的共生关系

聚焦农遗展,专家纵论中国稻作文化

  图为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杨元惺。

  Q:能否结合您的成长经历,谈谈您是如何用镜头记录农业、农村生活的?

  杨元惺:谈到农业遗产影像,或者说用镜头记录农民、农村、农业,我的感触很深。我成长在一个农业学者的家庭,我的父亲是从湖北农村走出来的农业科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农学研究与农业行政管理。我的摄影之路也受到他的影响,这些年我用镜头持续记录着美丽中国,也包括多彩的农业景观。

  Q:今年北京国际摄影周的主题确定为“影像:乡村·共生”,您可以简单谈谈这个主题的意义吗?

  杨元惺:本届北京国际摄影周将主题确定为“影像:乡村·共生”,主要是为了深化探索影像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对中国乡村图景予以梳理研究和展示传播,以影像为手段探讨人类文明演绎和发展下的共生关系。

  Q:作为北京国际摄影周九大品牌之一的【世界遗产主题板块】,为何将主题聚焦于中国稻作文化?

  杨元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古国、农业大国来说,农业遗产类型丰富,南北东西,景观差异巨大。那些重要的农业遗产,承载着农耕文明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这其中,稻作农业处于中心位置,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稻作农业起源地,而水稻也是中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

  截至目前,在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中,中国有19项,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在这19个项目里,有9个都与稻作农业相关,占比最高,这很了不起,也很能说明问题。

  赵迎新(北京国际摄影周艺术总监、策展人)

  把稻子搬到展馆增加沉浸式体验

  Q:请介绍一下《生生不息——“全球农遗·中国稻作文化影像展”》的筹备过程?期间遇到了哪些困难?

聚焦农遗展,专家纵论中国稻作文化

  图为北京国际摄影周艺术总监、策展人赵迎新

  赵迎新:《生生不息——“全球农遗·中国稻作文化影像展”》是北京国际摄影周世界遗产主题板块的展览。今年我们关注了全球的农业文化遗产。中国是最早种植稻米的国家,中国的稻米生产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我们聚焦了中国稻作文化地区。

  策展的时候,因我们都不是农业专家,但发现这些稻作地区都是梯田地区,很多摄影师去拍摄过。如云南哈尼梯田,最早是法国摄影师闫雷拍摄的,哈尼梯田也是全球农遗的稻作文化产地,全国还有8处梯田大家可能了解不多,所以我们希望像浙江的青田、福建的尤溪梯田,以及稻子的发源地上山等稻作遗址能够更多地为人熟知。离我们最近的北京京西稻也有2000多年历史了,是皇家培育出来的稻种。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在北京国际摄影周做这样一个展览来呈现它。

  我们在作品征集的时候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

  当地百姓怎么去播种、浇水、农耕和收获,用什么工具,这些也没人去关注,所以我们联系了很多长期在当地拍摄的摄影师,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照片。

聚焦农遗展,专家纵论中国稻作文化

  图为展览现场。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展览,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从稻作文化的地容地貌、四季气候的变化、稻作文化人民的居住环境、水稻和稻米的关系、梯田和稻米的关系、稻作文化孕育了怎样的节日活动等丰富的内容。

  Q:展览在布展过程中进行了哪些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创新?该展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赵迎新:《生生不息——“全球农遗·中国稻作文化影像展”》一大亮点是,与观众的互动性强,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我们把稻子搬到了展馆,从田里刚刚收获的稻子。我们又在展场养了鱼,让观众体验稻鱼共生的文化。

  同时,展览让观众从稻作历史循循进入全球农遗的稻作文化区,从影像中体会当地自然的风景、百姓生活状态,又有诗意、又有音乐、稻子还可触摸,你还能闻到稻香,整体给大家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闵庆文(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主任委员)

  扩大中国农耕文明的国际影响力

聚焦农遗展,专家纵论中国稻作文化

  图为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主任委员闵庆文。

  Q: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年。能否谈谈十年间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国家农遗合作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在“一带一路”的合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一方面,在全球“一带一路”的国家中,相当多国家都有农业文化遗产的项目。在目前全世界78项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中一半以上属于东亚国家和地区。

  另外一方面,我们还借助于中国南南合作的平台,办了一系列的培训班。其中有两期主题就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管理与保护》。这样的培训班,使得在全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中,中国企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Q:本次《生生不息——“全球农遗·中国稻作文化影像展”》的举办,对于扩大我国农耕文明的国际影响力方面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闵庆文:让中国的农业走向世界、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走向世界,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中国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中国是世界农业古国、农业大国。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中国传统的悠久的农耕文化,就非常重要。

  这次摄影展选择了其中的一个方面,因为中国的农业遗产共188个项目,世界的农业遗产有19个项目,在这样众多的项目中,稻作只是我们其中一部分,当然也是非常有亮点的一部分。因为稻作文化起源于中国,稻作的更多技术、稻作梯田、稻鱼共生等等都起源于中国。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通过展览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对于全社会更多地了解农业遗产及中国悠久的农耕历史,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想这个摄影展可能只是农业文化遗产摄影展的第一步。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形式的合作,将中国的茶文化、旱地文化、草原畜牧业文化等通过各种专题的形式逐渐展开。

  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示180多个项目很困难,但是我们一步步来,让国际社会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了解我们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蒋乐平(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农业起源考古对于实证万年中国意义重大

  Q:您作为稻作研究多年的专家,能否谈谈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的最新进展和认识?以及农业起源考古对于证实万年中国的意义?

聚焦农遗展,专家纵论中国稻作文化

  图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

  蒋乐平:今天我看了《生生不息——“全球农遗·中国稻作文化影像展”》,感到非常震撼。

  我在想,表现中国稻作文化最早的画面应该出现在什么地方?我能想到的就是我发掘的一个遗址——上山遗址。

聚焦农遗展,专家纵论中国稻作文化

  上山现在被称为“世界稻作的起源地”。在上山遗址,我们发现了关于水稻的栽培、收割以及加工碾磨、吃水稻等内容。最早吃稻米的人可能就是上山人了。如果一万年前有摄影家的话,那一定会呈现出最令人不可思议的图景。在某种意义上,农业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够表现出带有渊源性的根本性的文化底蕴。所以我们中国渊源流长的农业文化某种意义上从一万年前就开始了。

  前段时间,《光明日报》还专门发了一篇文章,推荐我参与的书《万年中国》。实际上,中华文明的万年文明的一些元素在上山文化中就有所体现了。所以,我们作为考古人,还是要不断去发现,去充实一万年时间段里的内涵。

  我想本次农遗展能够呈现这么丰富的内容,考古在其中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杜振东(北京市海淀区京西稻文化研究会会长)

  以展览促进乡村振兴

  Q:目前,我国已拥有19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本次展览的举办,您认为对于乡村振兴,特别是遗产地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怎样的意义?

聚焦农遗展,专家纵论中国稻作文化

  图为北京市海淀区京西稻文化研究会会长杜振东。

  杜振东:我觉得北京国际摄影周这个展览举办得非常好。照片是凝固的历史。此次《生生不息——“全球农遗·中国稻作文化影像展”》,能够让我们市民更多地通过照片了解稻米遗产地,喜欢遗产地,将来可能到遗产地旅游,比如去云南红河感受哈尼稻作梯田,或者到浙江青田县感受稻鱼共生系统,到贵州从江侗乡感受稻-鱼-鸭共生系统。

  这些地方不光景观非常美,而且都是原生态的景色,生物多样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我们到这些稻米遗产地,不光能观光旅游,还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学习当地一些特色的东西。旅行社也可以开发一些丰富多彩的研学产品。青少年如果能够去到这些地区采风和研学,一定会大有收获。

聚焦农遗展,专家纵论中国稻作文化

  同时,稻米遗产地往往是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如果有更多的人去到这些地方,就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和产业,包括餐饮业、酒店业以及当地农产品的销售等的发展。

  耿云生(云南著名摄影家)

  优秀的作品需要摄影师高超的艺术修养

  Q: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您拍摄这些作品中的故事?

  耿云生:过去30年我一直在拍与稻作文化相关的内容。

聚焦农遗展,专家纵论中国稻作文化

  图为云南著名摄影家耿云生。

  作品《咪田寨的长街宴十分地道》是我在红河甲寅乡咪田寨拍摄的。咪田寨的长街宴是当地村民自发的,不是组织的。最有特色的是,它分上寨、中寨和下寨举办长街宴。每到春节的时候,寨子会举办三天的仪式,即下寨举办完中寨举办,中寨举办完就轮到上寨。

聚焦农遗展,专家纵论中国稻作文化

  我拍过很多长街宴,但最有生机的是这张,它更接近自然,接近人的真实生活,没有任何的雕琢。

  Q:您觉得一位摄影师怎么才能拍摄出好的摄影作品?

  耿云生:作为摄影师,你的知识面要非常广,不但要懂拍摄,还要大概懂一点民族学。另外,当地少数民族的习俗、婚丧嫁娶、当地的地理知识、社会学、美学、建筑学等知识都要懂一点。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以后,你才可能拍到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