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正文

“美好·678”影像展 | “纪实摄影的新观看方式”学术研讨会举办

2024-10-29

  10月21日,中国影像故事系列展之二——“美好·678”影像展暨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摄影专业建立20周年影像艺术作品展学术研讨会“纪实摄影的新观看方式”在北京举办。

“美好·678”影像展 | “纪实摄影的新观看方式”学术研讨会举办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嘉宾有北京国际摄影周专家顾问委员会总顾问、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朱宪民,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顾问、希望工程“大眼睛”拍摄者解海龙,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北京市朝阳区文联副主席郭建设,北京国际摄影周艺术总监赵迎新,中国艺术摄影会副主席、成都国际摄影周艺术总监钟维兴,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杨越峦,第九届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原解放军画报社社长柳军,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张国田,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大理国际影会艺术总监鲍利辉,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汪素,海南航空集团文化艺术总监、评论家杨浪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员、美术馆影像艺术中心主任蔡萌,中国内地著名影视制片人、出品人朱天霓, 时尚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大公,时尚传播学院摄影系主任董冬,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杨晓涵。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新闻系副主任任悦主持。

“美好·678”影像展 | “纪实摄影的新观看方式”学术研讨会举办

  北京国际摄影周专家顾问委员会总顾问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  朱宪民

  朱宪民在发言中表示,纪实摄影不光是单纯是记录,纪实要有时代的典型性。纪实必须是真实的,能经受时间的沉淀。纪实摄影首先要有时代真实性,记录着时代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不管过了多年后再回顾时,都能感受这个时代的真实。纪实摄影不是给文献馆提供资料的,而是用艺术手段来表现的,纪实摄影一定是摄影门类的主要研究课题。最后感谢北服举办的很好的一次展览,很好展示了60、70、80这三个年段的时代特色。展厅设计细节的到位,且平行展的加入也是一个新的亮点。青年人对于旧影像会有不同的观念,纪实摄影更应该给后人观看,很多照片目的是让年轻人不要忘记祖辈、父辈的辛苦。

“美好·678”影像展 | “纪实摄影的新观看方式”学术研讨会举办

  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顾问

  希望工程“大眼睛”拍摄者  解海龙 

  解海龙谈到自己在经历了初期的成就后,开始思考自己的摄影追求,受到“令人喜不如令人思”这句话的指点,经过思考分析后,他认为观看也就是关注。如果人们观看完上千张照片,回顾后一闭眼就记住其中的那三五张照片,这样的照片就让人深思的作品。解海龙还提到一百年前的摄影家们,不管在技术还是设备都面临巨大限制,却仍然能留下许多有珍贵意义的影像,我们正处于新时代,更应该为后世留下非同一般、富有价值的影像作品。当今,我们作为摄影人,不应该只站在同一个角度上拍摄和思考,并且当代影像作品不能同质化。我们要记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这句话,我们的作品应该为当今时代带来进一步的影响。

“美好·678”影像展 | “纪实摄影的新观看方式”学术研讨会举办

  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

  北京市朝阳区文联副主席  郭建设

  郭建设谈到,北京服装学院举办的展览提供了一种新的呈现、观看方式,打破了传统展览形式。其中,ai生成的照片转为动态化的视频,仿佛让自己回到了拍照那一瞬间。这种呈现方式让胶片时代与新时代连接了起来。北京服装学院与国际摄影周合作搭建的展览平台,表示很高兴。本次展览选择了他作品中体量最大的专题,其中包含了700多张样片,这个专题积攒了他自己对天安门的情结。对于这个专辑的记录,从他本人拿相机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并还在进行拍摄。郭建设还表示,此次展览上,展出了一张作品让他非常激动,是关于他在十一前,最新拍的一张天安门前的作品,作品的画面并无太多现代感,保留了过去的时代感,展现了几十年的变化。

“美好·678”影像展 | “纪实摄影的新观看方式”学术研讨会举办

  北京国际摄影周艺术总监  赵迎新

  赵迎新谈到了平行展的策划很早之前就开始部署计划,表示希望能拉近校园与社会的联系,拉近青年艺术家与摄影艺术家的联系。大部分的摄影学院的将摄影放置到了设计系里。摄影似乎本身有自己的圈子和倾向,而纪实摄影的摄影师展现出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这使得我们需要去纪实,目前大部分的年轻人对于社会过于冷漠,而这次展览提供了年轻人和老艺术家对话的桥梁。这并不是生硬的将传统的纪实摄影呈现出来,而是以新潮观念与学生群体紧密相连,展现出了生机与活力。而策展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域,音乐,材质等各方面去介入,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本次展览青春的活力,如音乐带来的历史感,纱布带来的光阴岁月的时间流逝等,这是一场极具代入感的展览体验。

“美好·678”影像展 | “纪实摄影的新观看方式”学术研讨会举办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

  成都国际摄影周艺术总监  钟维兴

  钟维兴以moma展览为例,从传统的展出当代和前沿的摄影的摄影作品,到今年大量美术馆展览选择回归纪实,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呢?在摄影发展的今天,首先纪实摄影在年轻群体中似乎面临着过时的风险。其次,当代艺术中应该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导向,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北京服装学院选择纪实摄影能做到良好的领导作用和导向。如美国著名纪实摄影师威廉克莱因,他的经典作品一直在循环展出,而我们的经典也需要传承,在当今局面下,这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美好·678”影像展 | “纪实摄影的新观看方式”学术研讨会举办

  第九届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原解放军画报社社长  柳军

  柳军表示观看三个的老师的作品后,感触很深。去年第一次参加了“记忆无铭”展览,让他感到意想不到,而今天这个展览更是让他大为震撼。三位老师或多或少影响了他,并在他之后拍摄的部队题材作品中体现。而现在的纪实的拍摄过程过于张扬显眼,真正的纪实应该是身在其中的观察,难以察觉到的。 接着谈到ai制作可以结合照片的的瞬间意义进行展示,郭建设老师的天安门系列最能反映中国时代变革:从一个平凡的视角,反映了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通过天安门格局的变化就能让我们看到时代的变迁。期待在未来,会更多丰富摄影作品在之后展览上的呈现。

“美好·678”影像展 | “纪实摄影的新观看方式”学术研讨会举办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杨越峦

  杨越峦首先祝贺三位摄影家成功举办此次展览,接着提到老摄影作品新的观看方式,观看是关乎于观者,而呈现则是策展人的负责范畴,策展人需要选择、编辑图片和思考呈现方式。今天看到了很多精彩的AI动态呈现,让摄影家拍的老照片在今天这个时代以新的方式呈现是非常好的事。另外,摄影作品选择在高校的呈现是很有意义的。摄影作品的呈现不只是为了让人欣赏,一定是想寻求关注和共鸣,高校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为摄影作品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关注,这些优秀的摄影作品能够传达给青年人更深远的人生观价值观。

“美好·678”影像展 | “纪实摄影的新观看方式”学术研讨会举办

  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汪素

  汪素从摄影的立场出发,谈到了“摄影之大”和“摄影之小”的观点。关于“摄影之大”,此次展览就有着充分的体现,展出作品的尺幅之大,画面的粗大颗粒感。放到更宽的层面上,在艺术门类里,摄影展的比例也是越来越大。而“摄影之小”,指的是很多人不知道摄影界,摄影家的存在。像沙飞老师,用鲜血换来国家的记忆影像,却没被大多数人记住。这是共性的问题,摄影的社会存在感的低,我们要多举办更多像此次类型的摄影展览,为更多人所了解,提高摄影的影响力,而展览的新意也会刺激启发摄影的创作。

“美好·678”影像展 | “纪实摄影的新观看方式”学术研讨会举办

  海南航空集团文化艺术总监、评论家  杨浪 

  杨浪表示,当代摄影人过多关注摄影作品应该怎么拍,却很少有人专注怎么观看,怎么制作,怎么传播,他觉得这些问题的思考比怎么拍更为重要,它们有一个更宽泛的语境。今天的展览充分利用了展场的空间,展览作品的尺寸和印制,现场的音乐,都深刻地呈现了影像内部的信息和情感,很好地让观者与摄影家产生共振。

“美好·678”影像展 | “纪实摄影的新观看方式”学术研讨会举办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  张国田

  张国田谈到作为一名策展人,走进展览后结合空间,材料,方式展示出本次展览简洁且蕴涵着叙事,充分结合了特殊的空间。展览再次将三位老师优秀的作品再现,跨越时间和空间与观者见面,每一次的观看都有不一样的体验,且每一位观者都有不一样的观看态度。当作品被创造的时候,是作者于自己的对话;当作品在的呈现过程中,是作者再寻找知己的过程。展览的呈现形式不影响照片的价值,空间动线,明暗关系,都影响着每个人都观看方式。每一张作品都非常熟悉,但今天当他再次站在作品面前,触发了更多丰富细腻的情感和共鸣。

“美好·678”影像展 | “纪实摄影的新观看方式”学术研讨会举办

  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

  大理国际影会艺术总监  鲍利辉

  鲍利辉表达了向三位艺术家的致敬,感谢他们让我们看到如此精彩的作品。其次,向北京服装学院致敬,学院打破了以往学院派以先锋派和当代摄影为核心的局面,以纪实摄影为系列展览主题。通过三位老师的不同年代为主题展开,串联起红色中国印象。之后,鲍利辉此次展览空间表示羡慕,如此大的展览空间充满对策展人的考验。向北京国际摄影周致敬,不论是展览的结构还是各个层面的响应上,都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平行展,眼前一亮,展览应该以这种方式延续下去。

“美好·678”影像展 | “纪实摄影的新观看方式”学术研讨会举办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员

  美术馆影像艺术中心主任  蔡萌

  蔡萌谈到当我们在观看展览的时候,回归到三位摄影师所属的时代,当我们在观看这些摄影作品的时候,我们脱离不了当时社会语境。从今天我们社会思潮是什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再做纪实摄影?为何纪实摄影从90年代开始衰落?这值得摄影人的各位去深思。当时间流逝,能存留下来的摄影作品中蕴含的历史背景,故事内容等,都展现出了影像的力量。其次,以央美的史蒂芬肖尔讲座为例,本次讲座也体现出:也许在当代的社会中,真实或许没那么重要,因为每个人看到的真实并不一样,而时间也会把它们都淡化。

“美好·678”影像展 | “纪实摄影的新观看方式”学术研讨会举办

  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助理教授 杨晓涵  

  杨晓涵提出了摄影是一种图像叙事,而策展是对图像摄影作品的二次叙事。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纪实摄影的作品是转瞬即逝的惊鸿一瞥,是一种能与观者产生共鸣的美。三位艺术家的三个板块的作品让人十分触动,这样的摄影作品能洞察人心,捕捉瞬间。解海龙老师的作品里,孩子们奋力读书的画面,将自己拉回到过去的年代。而回到二十周年的展览,时尚摄影比起纪实摄影似乎缺少了一种心灵的共振,但也有一些年轻人关注到纪实摄影,比如“人间的秘密”板块,就是通过社会观察,对城市化进程、社会心理、城乡差异等等提出问题的作品。

“美好·678”影像展 | “纪实摄影的新观看方式”学术研讨会举办

  中国内地著名影视制片人、出品人  朱天霓

  朱天霓表示自己对摄影有着独特的情感,她的父亲毕生都在为摄影做奉献。摄影是一个年轻的门类,但它拥有更多的机遇。目前年轻人似乎缺乏了对与摄影的意识和认知,如何回归摄影的本土语言,作为摄影人应该去思考这个问题。摄影于她而言有着独特的传承的情感,当本人从事影视行业后,了解到摄影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的难,这并不是单纯的有审美和热情能做到的。董冬老师作为推动摄影作为艺术门类的第一学科里的一员,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美好·678”影像展 | “纪实摄影的新观看方式”学术研讨会举办

  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副院长  陈大公

  陈大公副院长代表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对朱宪民、解海龙、郭建设三位摄影艺术家表达深深的敬意,对参与研讨会的摄影界的专家、教授和知名策展人对摄影专业建设的支持深表谢意。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今后的中国影像故事系列展带来更好的艺术呈现,为青年学生和年轻观众提供学习和启发,进而推动中国摄影艺术的发展。